客服热线:0576-88550130   
 
 
点击这里使用QQ登录
登录
注册
 
比赛首页
比赛介绍
作品展示
评选结果
个人中心
评委中心
作品展示
《他们和他们的梦》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1: 杨成启,苗族,贵州市普定县坪上乡糯东村石关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二(1)班,父母亲201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6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杨成启的梦想是当舞蹈家。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2: 卢仕芬,布依族,贵州省镇宁县城关镇白马村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四(1)班,父亲201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2000多元,父亲的梦想是好好培养孩子,在老家造房子。卢仕芬的梦想是当音乐家。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3: 杨善,苗族,贵州织金县城关镇水依村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二(2)班,父母亲2007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7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杨善的梦想是当医生。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4: 伍含,布依族,贵州省德宁县丁旗镇水桐村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五(2)班,父母亲2007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8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伍含的梦想是当解放军。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她的梦》-5: 谭树平,侗族,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洞下场乡窑坪村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四(2)班,父母亲2005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9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谭树平的梦想是当舞蹈家。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她的梦》-6: 杨玉莹,苗族,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弯子寨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一(1)班,父母亲201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6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杨玉莹的梦想是当画家。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7: 伍梦婷,布依族,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丁旗镇下关村人,就读于永康市河南小学 五(1)班,父母亲2006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9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伍梦婷的梦想是当歌星。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8: 王梅,苗族,贵州省贵阳市星仁县马杂乡人,就读于永康市芝英小学 二(1)班,母亲2008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3000多元,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王梅的梦想是当科学家。 《他们和他们的梦》-9: 吴建荣,侗族,贵州黎平县永从乡九龙村2组,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三(2)班,父母亲2008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7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吴建荣的梦想是能考上大学。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9: 吴建荣,侗族,贵州黎平县永从乡九龙村2组,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三(2)班,父母亲2008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7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吴建荣的梦想是能考上大学。 《他们和他们的梦》-10: 杨萍,苗族,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弯子寨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二(1)班,父母亲201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6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杨萍的梦想是当舞蹈家。 《他们和他们的梦》-11 唐家堡,侗族,湖南省会同县朗江镇坡脚村1组,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四(1)班,父母亲2009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5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唐家堡的梦想是能考上大学。 《他们和他们的梦》-12: 杨小雨,苗族,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田坝村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六(1)班,父亲200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7000多元,父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在老家造房子。杨小雨的梦想是当服装设计师。 《他们和他们的梦》-13: 黄凤仙,壮族,贵州省大方县高店乡龙场村7组,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二(1)班,父亲2013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5000多元,父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黄凤仙的梦想是当舞蹈家。 《他们和他们的梦》-14: 刘佳月,黎族,贵州省松桃县盘信镇黑塘村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三(1)班,父母亲2006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7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刘佳月的梦想是当音乐家。 《他们和他们的梦》-15: 杨玉婷,苗族,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弯子寨人,就读于永康市石柱小学 二(1)班,父母亲201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9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杨玉婷的梦想是当教师。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10: 杨萍,苗族,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弯子寨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二(1)班,父母亲201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6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杨萍的梦想是当舞蹈家。 《他们和他们的梦》-11 唐家堡,侗族,湖南省会同县朗江镇坡脚村1组,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四(1)班,父母亲2009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5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唐家堡的梦想是能考上大学。 《他们和他们的梦》-12: 杨小雨,苗族,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田坝村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六(1)班,父亲200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7000多元,父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在老家造房子。杨小雨的梦想是当服装设计师。 《他们和他们的梦》-13: 黄凤仙,壮族,贵州省大方县高店乡龙场村7组,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二(1)班,父亲2013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5000多元,父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黄凤仙的梦想是当舞蹈家。 《他们和他们的梦》-14: 刘佳月,黎族,贵州省松桃县盘信镇黑塘村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三(1)班,父母亲2006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7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刘佳月的梦想是当音乐家。 《他们和他们的梦》-15: 杨玉婷,苗族,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弯子寨人,就读于永康市石柱小学 二(1)班,父母亲201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9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杨玉婷的梦想是当教师。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11 唐家堡,侗族,湖南省会同县朗江镇坡脚村1组,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四(1)班,父母亲2009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5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唐家堡的梦想是能考上大学。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12: 杨小雨,苗族,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田坝村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六(1)班,父亲200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7000多元,父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在老家造房子。杨小雨的梦想是当服装设计师。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13: 黄凤仙,壮族,贵州省大方县高店乡龙场村7组,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二(1)班,父亲2013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5000多元,父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黄凤仙的梦想是当舞蹈家。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14: 刘佳月,黎族,贵州省松桃县盘信镇黑塘村人,就读于永康市堰头小学 三(1)班,父母亲2006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7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刘佳月的梦想是当音乐家。
返回顶部>> 照片说明: 《他们和他们的梦》-15: 杨玉婷,苗族,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弯子寨人,就读于永康市石柱小学 二(1)班,父母亲2010年到永康打工, 月收入9000多元,父母亲的梦想是多赚点钱,好好培养孩子。杨玉婷的梦想是当教师。
拍摄地点:浙江永康      拍摄时间:2021-09-05     
作品标题:   《他们和他们的梦》
作品介绍: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中西部地区人们的涌入。浙江永康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富有包容性。无数外来务工人员来到这里,打工谋生,创业兴家,实现心中梦想,成为一名新永康人。 家乡和他乡,社会、文化、习俗、思潮在时代发展的时空中不断的碰撞交融。家中的父老,他乡的生计,还有对未来的寄望,身处异乡的外来务工者,他们原本的带着浓郁乡土风情的生活习俗、带着深情眷恋的思亲恋乡情结,在延续中又不断的接受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发生着渐进式的变化,他们在自觉不自觉的适应着并渴望着融入新的城市当中。 从最初的只身外出务工,到现在的举家迁往安身立命,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期待、对未来的期待。也许在这些他们都无法自主的改变中,他们也在困惑着,迷惘着,又在自发的追求着,希翼着…… 这组作品里的少数民族孩子大多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偏远山区,有苗族、布依族、壮族、黎族、侗族、哈尼族、仡佬族、白族、彝族、水族、穿青族、土家族等。他们的家乡并不富裕,父母亲都在浙江永康务工,从事车床、装配、磨具等工种,月收入平均五千多元。他们大部分租住在旧屋里,为了节省租金,一般都只租一间,大家住在一起。也有些孩子出生在永康,故乡只是他们的乳名,而他们从未抵达。他们在编织梦想的同时,故乡也有一双打猪草的小手等着梦牵着一起奔跑。 从高原到丘陵,梦想有了更多的氧气,从稻田到车间,梦想在流水线上加工成型。累一些,苦一些,让孩子的梦衣锦还乡。这些少数民族外来务工者家庭,相同的梦想就是努力赚钱,好好培养孩子,改变自己知识缺乏、家乡贫穷的命运。 人在异乡,感受总是特别复杂。当我告诉他们,要为他们拍摄一组关于他们梦想的照片时,他们以朴素的行动表达着支持。 即使是最寻常的人,也可以有一个被祝福的梦想。我只是从一个很小很小的切入点来记录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们。我试图通过他们的梦想来了解他们的家乡、他们的过去,以及他们奔波于家乡与他乡之间对艰辛与幸福的理解,和他们为梦想付出的努力,以及对孩子梦想的支撑。 我把他们的梦想封存在一只只信封里,写上他们老家的详细地址。我希望有一天,他们能收到这些信,实现自己的梦想。命运的转折,往往就从梦想开始。到那一天,我就是他们梦想的见证人,我的梦想就是他们能梦想成真,我觉得这就是摄影的意义所在。 童年的记忆总是和站台相关,站台的这边是虚拟的故乡,站台的那边是真实的故乡,虚拟与真实在不断的交替。童年就是那方站台,像流年的胶片,在岁月的银盐里越洗越清晰。在异乡的这些孩子把自己的童年和梦想留在了异乡,也把独特的乡音乡俗留在了异乡。 不变的是乡情、乡音和乡俗,而乡愁、乡恋和幸福温暖在积少成多。“我们无法停止世界的脚步,但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努力来鼓励这些少数民族不要摈弃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传统。”吉米的这句话,同样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我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少数民族留下“他乡与故乡”的独特而珍贵的影像记录。
 


         
返回首页 | 关于天下摄影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摄影互动 | 招聘栏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天下摄影交流群:一群:35765943    二群:176326500  人像群:90556132
Copyright © 2009-2014 台州市天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265号

浙ICP备12002614号 网站法律顾问:陈明律师